趣闻网 >趣闻 > 历史趣闻 > 周亚夫 > 平定七国之乱的名将周亚夫,为何落得绝食呕血而死的下场?

平定七国之乱的名将周亚夫,为何落得绝食呕血而死的下场?

未知 时间: 浏览:0

有天,汉文帝视察周亚夫的细柳营时,被军士所阻,军士说:“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文帝只得徒步而行。周亚夫见到文帝时,也以甲胄之士不拜为由,以军礼与文帝相见。

文帝却不恼怒,反而对周亚夫治军严明十分欣赏,赞叹道:

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平定七国之乱的名将周亚夫,为何落得绝食呕血而死的下场?

一个如此深受朝廷重用、名垂千古的将军,后来竟绝食五天呕血而死,这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周亚夫不明白,在专制的封建时代,所谓规矩,只适用于被奴役的人。在吴楚七国之乱时,景帝特意恢复文帝前元三年就废除的太尉之职,专赐予周亚夫,让其以太尉之尊出兵平叛。

 

平定七国之乱的名将周亚夫,为何落得绝食呕血而死的下场?

景帝七年(公元前150 年),景帝擢升周亚夫为丞相。汉景帝向来器重周亚夫,但这不代表周可以放言无忌,拂逆圣意。景帝时代与文帝时代不同,此时国家安定,皇权日盛,景帝乾纲独断之心,远甚于文帝。

周亚夫武将出身,天性耿直,加上战功显赫,官运亨通,文帝对他十分欣赏,提携有加,因此此人不懂为官之道,在政治上极为幼稚。因此,对景帝而言,周亚夫虽然相当能干,但也有点骜不驯,居功自傲。

景帝首次与周亚夫发生正面冲突,就和皇储之位的争夺有关。

当景帝要废掉刘荣的太子之位时,周亚夫竭力反对,原因很简单:刘荣是长子,又无过错,景帝因不满栗姬而废刘荣之位,在思想固执的周亚夫看来,是难以接受的。景帝觉得周亚夫多管闲事,因而置之不理。景帝认为立储乃皇帝家事,周亚夫只宜专心军事,不应介入皇储之争,故周亚夫已犯了为臣之大忌。

 

平定七国之乱的名将周亚夫,为何落得绝食呕血而死的下场?

另一方面,在吴楚七国之乱时,周亚夫受命领兵平乱。当梁王遭叛军围攻时,周亚夫并未直接救援梁王,而是暂时放弃梁国,选择绕后对叛军进行攻击,断其粮草,截断叛军的后援,然后再伺机一举击溃叛军,是围救赵之计,但梁王并不这样想。

在叛军猛攻之下,梁王刘武屡次向周亚夫求援,又上书景帝,请求景帝下令周回援,但周亚夫均未派兵相助,逼得刘武只能继续坚守。虽然最终“七王之乱”被平定,刘武也因此立下大功,景帝对其大加封赏,使梁国成为诸侯国中最强大的一个,但因周亚夫多次见死不救,致使刘武对周怀恨在心。刘武每次到长安都会在窦太后面前说周亚夫的坏话,对周亚夫甚为不利。窦太后向来偏爱幼子梁王,对她来说,梁王比景帝还重要。周得罪了梁王,就等于得罪了窦太后。

 

平定七国之乱的名将周亚夫,为何落得绝食呕血而死的下场?

周亚夫触怒景帝的第二件事与外戚有关。

有一次窦太后跟景帝说:“皇后的哥哥王可以封侯。”

景帝一开始并不同意母亲的话,回答道:“南皮侯和章武侯都是我即位后才封的,先帝就没有封他们。王信不可封侯。”

窦太后说:“人主要因时制宜,我的哥哥窦长君至死都未能封侯,还是你即位了才封了他的儿子为侯,这件事我感到十分遗憾。你还是尽快封王信为侯吧。”

景帝说:“请让我与丞相商量一下再决定。”其实,景帝心中已经同意了母亲的提议,找周商量,只是走走程序而已。

周亚夫这个丞相掌管外廷,威望甚高,由他表态支持,自然事半功倍,水到渠成。但周不同意景帝的提议,他说:“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景帝听完闭口不语,心里大概相当不满,暗骂此人不识时务。

然而,周亚夫此言一出,将王家人、薄家人、窦家人全都得罪了。因为薄昭、窦彭祖、窦广国均无微劳足录,至于窦家的那两位,当年周勃、灌婴在世时就对窦家外戚不以为然,周亚夫大约是子继父志了。

 

平定七国之乱的名将周亚夫,为何落得绝食呕血而死的下场?

景帝中元三年(公元前147 年)的冬天,七个匈奴人投降到了汉朝,景帝就准备给他们封侯,欲以此吸引更多的匈奴人叛逃过来。周亚夫又不同意。他说:“这些人背叛自己的主子投靠陛下,而陛下给他们封侯,以后还如何管教不守气节的大臣呢?”

景帝听完根本就不给周再说话的机会,很干脆地说了句:“丞相已经不能为我所用了。”(《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丞相议不可用。)然后就给那七个从匈奴投降过来的人封了侯。周亚夫因为此事与景帝日渐疏远,君臣关系越来越僵。周经常请病假,消极怠工,景帝见此情形,干脆让他辞去丞相之位——你不是生病吗?那就不要干了。

过了一段时间,景帝觉得自己已将周亚夫投闲置散了相当时日,是时候敲打他一下,然后让其回朝效命了。毕竟周亚夫正值盛年,战功卓著,若能幡然悔悟,仍能辅助太子,做好辅政大臣的角色。

于是,景帝就在宫中设宴招待周亚夫,但是只在他面前放了一大块肉,既没有切开,也不给筷子。景帝此举,是要试探他脾气有没有改好,能不能辅佐太子,也要让他明白,他拥有的权位皆是皇帝所赐。

 

平定七国之乱的名将周亚夫,为何落得绝食呕血而死的下场?

可是,周亚夫一看,心中不太高兴,就找侍者要筷子。景帝此时突然冷笑道:“这样还不能满足你吗?”(此不足君所乎?)周亚夫到底心怀坦荡,镇定自若,脱帽请罪。景帝刚说了个“起”字,他就马上站了起来,景帝大怒,转头就走。周亚夫一看景帝走了,也就起身走向殿外。景帝转头看着周缓缓远去的背影,这才说道:“这种人怎么能辅助少主呢?”。(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平定七国之乱的名将周亚夫,为何落得绝食呕血而死的下场?

过了一段时间,周亚夫的儿子见父亲年老,遂从皇家工匠那里购买盔甲和盾牌500副,准备为父亲百年后殉葬用。周亚夫的儿子雇工之后不给力夫工钱,力夫怨怒上告,就说周家准备造反。景帝便让人拘审周亚夫。

事实上,景帝也应想一想,周亚夫坐镇一方时都没造反,现在没有兵权了,又岂会造反呢?但皇帝似乎不会这么想问题,他或许觉得周亚夫功劳太大,太子将来怕要驾驭不了,就有了除他的心。

一开始,景帝并不想对周赶尽杀绝,他派官吏去调查,那个官吏跑到周那里要和他对簿,结果牛脾气的周亚夫根本不理他。这名官吏回来跟景帝一汇报,景帝大怒说:“我不会再用他了。”(吾不用也。)景帝决定卸磨杀驴了,直接将周亚夫父子交付廷尉。

廷尉审讯周亚夫,问道:“君侯想造反吗?”(君侯欲反邪?)

周亚夫连忙辩解道:“我买的都是陪葬品,怎么能说我想造反呢?”(臣所买器,乃葬器也,何谓反邪?)

此时旁边走出一个小吏说:“君侯即使没有在地上造反,也想在地下造反。”(君侯纵不反地上,欲反地下耳。)听了这样的话,即使再有修养的人,恐怕也要破口大骂。这简直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平定七国之乱的名将周亚夫,为何落得绝食呕血而死的下场?

周亚夫是个宁折不弯之士,当廷尉派人来抓他时,他就想自杀,但被妻子劝阻。身陷囹圄后,他更是绝食五天,最终饿得吐血而亡、封国被废的悲惨下场。

周亚夫一死,景帝旋即给皇后兄王信封了盖侯。此举报复的意味甚浓——你不是阻止我帮王信封侯吗?我不但要废除你的封国,还要给他封侯,这叫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周亚夫反对景帝废太子、谏阻景帝给外戚封侯、反对景帝给匈奴叛逃过来的人封侯。从总体上讲,这三次冲突皆牵涉政权内部之核心利益,尤其是前两次,与皇家统治集团内部的家族利益关系密切,而最后一次则更为严重,周亚夫触犯了景帝的皇权。

由此观之,周亚夫必死,但他至死都不明白在皇权专制的封建时代,所谓礼法,只是皇帝为统治臣民而设的,皇帝是不必恪守的,而周亚夫屡次试图以礼法约束皇帝,自然是取死之道。宋人徐钧有诗云:

削平吴楚大功成,一旦生疑触怒霆。自是君王多任刻,非关许负相书灵。

此诗概括尽周亚夫一生。

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邮箱:599385753@qq.com。

精选图文

5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