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网 >趣闻 > 历史趣闻 > 隋炀帝 > 杨广 > 隋炀帝杨广开凿运河的初衷是什么?

隋炀帝杨广开凿运河的初衷是什么?

小编 时间: 浏览:0

在经历了晋南北朝300余年的长期分裂之后,公元581年,北勰北周的外戚杨坚篡位自立为隋文帝,建立了隋朝。此时的北方已经基本统一,隋朝三分天下已有其二,此后数年间,又集中力量向南部推进,直到将南朝的陈国攻灭、平定了南方后,中国南北方宣告统。



但是南方的势力并未轻易臣服,隋朝在当地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又失于强硬和急迫,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控制南方的局势,位于长江北岸、距南陈故都建康(今江苏南京)东北方不远的江都(今江苏扬州)就具有了非同寻常的军事战略意义。



杨坚的儿子晋王杨广因此被派往江都担任总管,负责整个东南地区的军政事务。 杨广镇守江都地区前后长达十余年,在他身边自然地形成了一个由许多南方士人为核心的幕僚集团。他的夫人萧氏出身自原来南朝的萧梁家族,而他本人也深受到南方文学、思想传统的浸染和影响。在他即位为帝(后称炀帝)后,虽然常驻东都洛阳,但亲近、认同南方之心仍在。在隋炀帝统治前期,国家的发展一度进入鼎盛的状态,府库钱粮充盈,人口繁育达到新的高峰,对外征战与外交拓展也很顺利。

这时,随着隋炀帝野心的增长,他开始布局和实施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公共工程,除了营建东都洛阳之外,最重要的一项便是开凿大运河。大运河的开凿修建工程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



大业元年,隋政府就开始征集河南、淮北等地民工,先后达上百万众,利用天然河道与旧有渠道修建“通济渠”。该渠西起东都洛阳,东南到达淮水,达到了沟通黄河流域与淮水流域的目的。同年,又征发淮南民工开凿“邗沟”,继续将水向南引到江都,将淮水流域与长江流域连接起来。公元608年,征河北等地军队凿穿“永济渠”,令其向西北直抵涿郡(今北京地区),沟通海河流域。公元610年,又凿穿江南河,最终到达最南端的钱塘江流域。这段工程竣工后,标志着全长2700千米的大运河贯通,将中国东部由北到南的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连成一体,成为古代世界史上最长的一条运河。

大运河建成后,隋炀帝曾多次乘坐为他出游专门制造的“龙船”巡游江都,一路铺张靡费、劳民伤财。很多人因此认为大运河纯粹是隋炀帝为了满足其个人欲望而修建的;但实际上,此项工程从他的父亲隋文帝时期便已经开始设计,隋炀帝不过是将之扩展到了全国范围,建成了以洛阳为中心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从客观的效果而言,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这一水运体系对于中国南北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是正面和积极的。

此后,隋唐帝国立足关中长安与东都洛阳,坐拥天下水陆运输的便利,可以控御东方、联结南北。洛阳成为隋唐盛世的经济、文化、宗教中心,其影响一直辐射到日本,京都便是模仿洛阳都城而建。而运河最南端杭州地区的繁荣发展,直接促成了安史之乱后中国经济中心南移的局面,至今杭州还有“人间天堂”的美称。不可否认,大运河的修建耗费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加上隋炀帝的好大喜功以及对高句丽战争失利等原因,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天下大乱,隋朝终于走向覆亡。

但是,隋的速亡并不能归罪于运河,我们不应因为强调隋炀帝在修筑运河时对民力的滥用,而忽略和贬低了这一伟大工程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价值。

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邮箱:599385753@qq.com。

精选图文

5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