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网 >趣闻 > 历史趣闻 > 康熙 > 康熙登基后为何先杀了顺治宠信的太监吴良辅?涉及宫廷丑闻吗?

康熙登基后为何先杀了顺治宠信的太监吴良辅?涉及宫廷丑闻吗?

未知 时间: 浏览:0

吴良辅是明末清初的太监,他在清朝顺治入关之后获得了顺治皇帝的喜爱和宠信,但是顺治驾崩仅半个多月后,刚刚继位的小皇帝康熙就下旨将吴良辅诛杀,为何年幼的康熙继位之后却着急诛杀一个太监?这其中是不是牵扯到了某些宫廷丑闻呢?

 

民间传闻吴良辅曾与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对食?

清朝吸取了明朝宦官祸国乱政的教训,自顺治入关之后,顺治就曾经亲自定下了规矩,禁止宦官也就是太监干预政治,因此整个清朝历史就没有出现过宦官干预政治的事情。

即便是晚清慈禧太后所宠信的大太监安德海、李莲英等人,在晚清腐朽统治下,受宠度极高的安德海和李莲英也不敢插手政治,与外臣结交。

清朝对于宦官的管理还是极为严格,而能做到如此,除了有顺治立下的祖训之外,还有就是吴良辅这个被康熙诛杀的大太监来警示后人的案例。

 

年幼继位的康熙为何会在继位之后没几天就诛杀了太监吴良辅,后世民间有不少传闻吴良辅曾经与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对食,两人关系比较暧昧,因此康熙为了遮掩宫廷丑闻,所以诛杀了吴良辅。

这一说法也被电视剧《少年天子》所采纳,当时传闻是由于顺治独宠董鄂妃,因此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备受冷落,孝康章皇后为了儿子康熙的前途命运,于是求助当时深受顺治宠信的大太监吴良辅,而吴良辅答应帮助孝康章皇后的条件就是两人对食,也是宫廷寂寞之人的互相安慰,后来也是在吴良辅的帮助下,最终康熙才被选为顺治继承人。那历史上康熙诛杀吴良辅的真相又是如何?

 

吴良辅自幼就净身入宫当太监,他在明末时期就是宫廷小太监,明朝灭亡之后,清朝入主京城,吴良辅就顺势投降了清朝。

清朝在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时期是没有宦官这个制度的,顺治入关之后,清朝吸纳了明朝投降的宦官,才承袭了明朝的宦官制度。

顺治在亲政之后,分析前朝利弊,他曾说过明朝之亡与宦官乱政难脱关系,都是宦官乱政所致,因此顺治亲自定下了宦官不得干政的祖训。

别看顺治嘴上说得漂亮禁止宦官干政,但是他后来很快宠信上了太监,而被宠信的太监就是吴良辅。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清朝皇宫中是没有太监的,而负责管理皇宫事务的单位是内务府,顺治入关之后,宫女太监也都由内务府管理,但是由于紫禁城极大,而且清朝的内务府制度当时并不完善,因此在入主紫禁城之后,清朝的内务府运营的有些困难。

这时候吴良辅就向顺治提议,仿照明朝二十四衙门改设立十三衙门来帮内务府分担运营,而这十三衙门的管事人员都是由太监出任,这个十三衙门就相当于架空了内务府而提升了太监的权力。

顺治当时没考虑这么多,欣然采纳了吴良辅的提议,并认为吴良辅颇有才能,于是对他开始异常宠信和喜爱。

 

吴良辅获得顺治宠信之后,权势极大,但是不要以为他这样就可以与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发生一些暧昧关系。

吴良辅是一个地道的太监,他在明朝被阉割,投降清朝后,清朝也对他们这些投降的宦官进行再次核验,因此他是一个被阉的非常干净的太监,不可能去与孝康章皇后发生一些什么事情,而且虽然清朝初期宫廷里也延续了明朝宫廷中的对食之风,但只限于汉人宫女与太监之间才会有,满族的宫女是非常瞧不起汉族太监,根本不可能与他们对食,更何况还是高高在上的皇妃。

因此传闻吴良辅与康熙生母对食或者有某些暧昧关系,纯粹就是假的。那既然吴良辅不是因为与孝康章皇后对食或者有某些暧昧关系,那他是为何会被刚即位的康熙诛杀呢?

 

吴良辅被杀主要在于清朝在他身上要冒出宦官干政的萌芽

别看禁止宦官干政的祖训始于顺治,但清朝还偏偏就是从顺治这要迸发出宦官干政的萌芽来,而这个萌芽正是吴良辅。

吴良辅提议由十三衙门替代内务府管理皇宫事务,而十三衙门的主事官都是宦官出任,这无形中就提升了宦官的权力和地位,明朝的那些著名大太监如魏忠贤、刘瑾等等都是这么出来的,因此顺治听从吴良辅的建议设立十三衙门开始就代表着清朝已经要迸发出宦官干政的萌芽了。

而吴良辅能获得顺治宠信还在于顺治的个人经历,顺治6岁即位,在位初期一直是由他的叔叔摄政王多尔衮把持朝政,一直到顺治14岁多尔衮去世,他才得以亲政。

 

但是顺治亲政之后也并非完全自由,多尔衮虽死了,但是顺治的母亲孝庄太后又对顺治进行了强烈干预,孝庄对顺治可谓是费尽心血,而且对顺治管的也很多,连顺治选择皇后的权力都由孝庄做主。

顺治前后两任皇后都是孝庄太后的族人,顺治内心是十分不愿意这两桩婚姻,但是却无法反抗生母孝庄太后。因此顺治的成长环境让他极为叛逆,他先是被多尔衮控制,后来又被母亲孝庄太后管制。

在这种情况下,吴良辅自幼在皇宫中长大,善于揣摩上位者心思,对顺治能百般讨好和服从,因此顺治也对吴良辅极为宠信和依赖。

 

吴良辅大概在顺治十年(1653年)左右开始深受顺治宠信,到后来吴良辅已经隐然有了宫廷头号大太监的地位,而清朝此时依靠的大多数都是前明朝投降过来的官员治理国家,这些原明朝官员早在明朝时期就已经习惯了巴结宦官,眼看吴良辅如此受宠,因此不少原名朝官员纷纷巴结吴良辅,后来爆发的陈之遴案就说明了吴良辅已经有了干政的苗头。

陈之遴是崇祯十年(1637年)的榜眼,为人很有才华,但是人品却非常差,为官贪婪,善于讨好谄媚上级和见风使舵。

当初多尔衮摄政时,陈之遴为了讨好多尔衮,竟然厚颜无耻地称比自己小7岁的多尔衮为“恩父”,之后陈之遴依靠给多尔衮溜须拍马一路升迁为礼部侍郎。

 

后来多尔衮死后受到顺治的政治清算,这时候陈之遴也不敢站出来替“恩父”说话了,而是一改风格开始各种吹嘘讨好顺治,对顺治是极为顺从,而顺治由于生长环境的关系,所以他对这些极为顺从和讨好自己的人很有好感,尤其是陈之遴还非常有才华,经常无声无息的就把顺治给谄媚一番,让顺治十分受用。

因此顺治认为陈之遴这个人非常有才能是个人才,不仅没追究他当初依附多尔衮的罪名,反而还晋升他为礼部尚书兼大学士。

吴良辅也是靠谄媚和讨好才获得宠信的人,因此他和陈之遴算是臭味相投,所以两人一内一外互相结交。

 

顺治十五年(1658年)联结陈之遴以及都督同知王之纲、御史王秉乾纳贿作弊的事被人检举揭发,按照顺治自己定下的宦官不得结交外臣禁令,吴良辅和陈之遴都理应被判处斩,但是顺治不舍得杀掉他们俩,于是下旨以“恐株连甚多,姑从宽,一概免究”的理由赦免了他们的死刑,陈之遴被罢官流放盛京沈阳,而吴良辅则得到了顺治的庇护,几乎没有被追究责任。

顺治的这种行为引起了母亲孝庄太后的反感,早在顺治听从吴良辅建议设立十三衙门时,孝庄就劝过顺治不要改革内务府制度,不能让宦官掌权,但顺治还是执意听信吴良辅的建议将内务府架空改由十三衙门管事。

而吴良辅又结交大学士,收受贿赂,干预政治,这更让孝庄嗅到了宦官乱政的危机感,可是当时孝庄明白顺治肯定不会听自己的劝,如果自己越劝他远离吴良辅,他可能更加宠信吴良辅,因此陈之遴案发生后,孝庄采取了隐忍之策,没有借题发挥要求顺治严惩吴良辅。

 

后来顺治笃信佛教,希望在佛法中寻找精神寄托,加之顺治的一生挚爱董鄂妃去世,这对顺治打击很大,因此顺治产生了弃位出家的想法,当然这个想法最后被孝庄太后所制止,于是顺治就想到了找替身代替自己出家,了却自己心愿的想法。

所以顺治就想到了宠信的太监吴良辅,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二,顺治在悯忠寺为吴良辅举行了隆重的剃度出家仪式。

在吴良辅剃度出家当天,顺治亲临悯忠寺现场观看了吴良辅剃度出家,顺治十分满意和高兴,他终于了却了自己的一桩心愿,但也是这一天让顺治感染了天花。

 

顺治在看完吴良辅剃度出家当天夜里就感染了天花,高烧不退,到了初七的时候,顺治感觉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立下遗诏命第三子康熙继位。

康熙继位主要是因为他受到了孝庄和顺治的共同认可,因此他才得以继承皇位,否则孝庄如果对他不认可,顺治的这道遗诏根本公布不出来。

而顺治去世时,吴良辅还在悯忠寺继续当和尚,他没能赶上送顺治最后一程。他万万没想到顺治死后不久,他也跟着顺治去了。

 

顺治去世后,孝庄就对吴良辅不能再容忍了,孝庄很果断的命人去悯忠寺把还在当和尚的吴良辅抓了回来,然后下懿旨以“变易祖宗制度”为罪名将吴良辅诛杀。

孝庄为了尊重康熙,又以康熙名义在第二年也就是康熙元年(1662年)二月下了一道圣旨,大意就是点出吴良辅的罪名,然后明确痛斥宦官不得干政,圣旨中明确强调了清太祖和清太宗时期不设宦官就是担心宦官乱政的祸害,但是清朝入关之后既然设立了宦官制度那就要严格对宦官进行管控,以防后世出现宦官乱政的事情。

处死吴良辅就是为杜绝宦官乱政树立了典型案例,所以孝庄以康熙名义杀掉吴良辅就是为了树立典型。

吴良辅被杀之后,孝庄下懿旨撤销了十三衙门恢复了内务府总理皇宫事务的权力,宫女太监们又重新受到内务府监督和管理,孝庄以康熙名义诛杀大太监吴良辅也有效地将本要在清朝迸发出来的宦官乱政苗头扼杀在了萌芽状态,自此之后清朝几乎再没有出现过宦官干政的事情。

 

写在最后

其实康熙继位时年仅8岁,他哪知道吴良辅该杀还是不该杀,吴良辅完全是被孝庄太后以康熙的名义下旨诛杀。

孝庄为了警醒后世的清朝皇帝,所以她以康熙的名义下旨公布吴良辅的罪行,康熙圣旨中的圣旨中前半段是公布的吴良辅罪名,后半段实际就是痛斥宦官干政危害江山社稷,并且强调了禁止宦官干政为清朝祖制。

孝庄此举其实就是借着年幼的康熙名义告诉清朝后是皇帝,宦官干政是清朝皇帝不可触碰的底线,有宦官敢如此必杀之。

自此之后清朝皇帝对宦官结交外臣,干预政治的事情极为敏感。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奏事处太监高云从收受朝臣贿赂,对外泄露了官员任免档案,这让乾隆十分震怒,因此乾隆以祖训将高云从处斩,牵扯进来的官员全部被革职流放,甚至连大学士于敏中和军机大臣舒赫德都因管理不严受到乾隆严厉呵斥。

 

可见清朝后世皇帝对宦官干政的事情有多么深恶痛绝,而吴良辅被诛杀正是给后世清朝皇帝树立了严惩宦官干政的典范。

所以吴良辅被孝庄以康熙名义下旨诛杀,这其中并不涉及到宫廷丑闻,而是孝庄为了杜绝宦官干政进行的杀一儆百案例,吴良辅的死极大的震慑了那些有野心的太监,也使得后来清朝的太监更加谨小慎微,一直到清朝灭亡基本都没有再出现过宦官干政的事情,这都是孝庄诛杀吴良辅换来的成果。

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邮箱:599385753@qq.com。

精选图文

5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