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网 >趣闻 > 历史趣闻 > 郭子仪 > 唐朝名将郭子仪是如何在复杂的官场中保全自己的?

唐朝名将郭子仪是如何在复杂的官场中保全自己的?

小编 时间: 浏览:0

郭子仪历经四朝,有再造大唐的功劳。这样功高震主的大将往往不得善终。但是郭子仪绝对是例外,他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1.对皇帝忠心耿耿

广德元年(763年),吐蕃入寇,唐代宗任命郭子仪为副元帅负责抵抗吐蕃。

郭子仪急忙赶赴长安,此时唐代宗已经从长安逃到陕州。长安城一片混乱,一些野心家蠢蠢欲动。



射生将王献忠带了几百骑兵回长安,准备和丰王珙等人迎接吐蕃。他们在开元门内遇到了郭子仪,王献忠对郭子仪说:“今主上东迁,社稷无主,令公身为元帅,废立在一言尔。”郭子仪还未回答,丰王珙就迫不及待地说:“公何不言?”郭子仪呵斥丰王珙并派兵将他护送到唐代宗处。由于郭子仪对唐代宗忠心耿耿,才避免了丰王珙趁乱自立为帝的局面。

因为郭子仪手握兵权,皇帝对他很不放心,经常将他罢官并且解除兵权,等到战事又起才重新起用他。尽管如此,郭子仪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做到无条件服从皇帝,从不抱怨,只要皇帝召见,他都会立即应召前往。

在仆固怀恩率领叛军进攻京城时,唐代宗出逃陕州,同时召令郭子仪和李光弼抵抗叛军。

当时郭子仪和李光弼受到猜忌,李光弼害怕遭受不测拒绝勤王。

郭子仪则带着数十骑去迎战,进入京城后,他召集逃散的禁军数千人,凭着数千人赶跑了叛军。

2.不贪恋富贵,多次辞职和让官

郭子仪身居高位,他深知功高震主的可怕后果,因此,他先后四次辞官。

第一次是至德二年(757年),郭子仪被安史叛将安守忠和李归仁击败后,单骑入京请求辞掉司空和关内、河东副元帅之职,唐肃宗只是免去他的司空一职。

第二次是在宝应元年(762年),郭子仪认为仆固怀恩有平定河北的大功,因此请求将副元帅之位让给仆固怀恩。这次唐代宗同意了他的请求。



第三次是在广德二年(764年),这年仆固怀恩叛乱,唐代宗任命郭子仪为太尉和朔方招抚观察使。郭子仪上书请求辞让太尉一职,唐代宗对郭子仪的谦让表示赞赏,最后同意了他的要求。

第四次也是在广德二年,郭子仪将仆固怀恩赶出京师后,唐代宗下诏任命郭子仪为尚书令,这是李世民曾经做过的官职,之后再没授予他人。

郭子仪不愿意接这个烫手山芋,于是他上表皇帝,坚决辞去尚书令的职务。唐代宗见郭子仪如此诚心,于是欣然同意了郭子仪的请求。

古代皇帝对名将的态度非常矛盾,在战争时期皇帝需要名将指挥战斗,但是当战争结束后皇帝都不希望看到名将们继续手握重兵,毕竟这些人这么能打,万一造反很难摆平。

因此,郭子仪能读懂皇帝的心思,在战争的时候不顾个人安危忠于朝廷,在战争结束时能主动要求解除兵权和官职,安心享乐,这样的将军谁不放心呢?

3.忍辱负重,化敌为友

由于郭子仪位高权重,引起了许多小人的嫉恨。比如宦官程元振和鱼朝恩就先后挑拨皇帝和郭子仪的关系,郭子仪却忍辱负重,用自己的宽宏大度感化了小人。



大历二年(767年),郭子仪的祖坟被挖,有传闻说是鱼朝恩派人干的。当时朝廷十分害怕手握重兵的郭子仪发动兵变。

但是深明大义的郭子仪没有因此怪罪别人,他跑到唐代宗面前哭诉说自己带兵已久,没能很好管束士兵,士兵经常毁他人之墓,这次是上天对自己的惩罚,与他人无关。唐代宗听了郭子仪这番告白后松了一口气。

有一次,鱼朝恩邀请郭子仪游览章敬寺庙,郭子仪的手下担心他遭遇不测,请求带三百甲士护卫。

郭子仪拒绝了手下的建议说:”我是国家大臣,他没有天子之命怎敢害我?若他是奉命而来,你们敢抗命吗?”

于是郭子仪只带几个家童前往。鱼朝恩觉得很惊讶。郭子仪就把和手下的对话告诉了鱼朝恩,鱼朝恩握着郭子仪的手感动地说:“你真是长者,对我毫不猜忌。”从此鱼朝恩减少了对郭子仪的刁难。

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邮箱:599385753@qq.com。

精选图文

5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