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网 >趣闻 > 历史趣闻 > 吴国 > 魏国 > 为什么吴国有了荆州之后还是不如魏国,一直被魏国压着?

为什么吴国有了荆州之后还是不如魏国,一直被魏国压着?

小编 时间: 浏览:0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割据。曹操顺应天时,“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有了舆论上的主导权。经过常年的征战,逐步的消灭了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最后率领大军南下,打算占领江东一统华夏。由于自己的失误,在赤壁之战中,被孙刘联军战败,只能退居北方。但是曹操在长江沿岸也有自己许多的势力范围。孙权占据地利,继承了父兄的基业,凭借长江之险割据江东。刘备占据人和,在常年征战中,通过不懈的努力,占有了荆州之地,后来又有了益州之地。



在赤壁之战中,由于诸葛亮鲁肃的深谋远虑,双方组成了孙刘联盟,这才有了赤壁大战的胜利。但是孙刘联盟是很不牢靠的,里面充满了许多的矛盾。本来孙权想一统江南,但是由于刘备占据了荆州,又有了益州,他认为刘备占据了他的势力范围,对刘备很不满,所以屡次讨要荆州无果,这让孙权和周瑜很恼火。由于关羽的战略失误,傲慢无礼,得罪了孙权,最终导致孙权夜袭荆州,孙刘联盟破裂。

曹操退据北方以后,面对吴蜀联盟,也是找到了应对的办法。曹操大封江东的文武,既封孙权,又封周瑜,又封程普等等。而这些人的领地都在荆州地区,而这些人要想占有自己的封底,就得和刘备动手。这样双方一打起来,就中了曹操的计策。



可以说吴蜀联盟的失败,是导致吴国蜀国国运下降的主要原因。如果双方联合起来,还可以抵挡魏国的进攻态势。如果双方一旦破裂,就会被魏国各个击破。从以后的发展历程上来看,魏国的谋略是很高明的。

整个三国时期,孙权采取的是防守反击的策略。孙权据长江天险,虽然取得了赤壁大战,夷陵之战以及荆州之战的胜利,那都是防守反击取得的胜利。孙权从没有主动进攻曹操,向北方进军。在赤壁之战以后,孙权也和魏国打了几仗,都是曹魏军队主动进攻,而孙权被动防守采取的防守反击。



其实东吴取得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以及荆州之战的胜利,依靠的都是水军。在三国时期,孙权的水军是最厉害的。这也是他们取得胜利的关键。但是孙权的陆军是有些差距的。如果弃舟上岸攻打魏国北方的广大领土,那么江东的战线就会拉的更长,在物资保障方面,在运输方面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在一个就是北方地大物博,地域广阔,在作战中,骑兵是主要的生力军。而且南方以舟船为主,没有强大的骑兵是很难在部队的激烈交锋中,取得胜利的。

由于进击的速度很快,如果没有强大的骑兵,是很难在战场上和魏军对阵的。再加上曹操统领的北方地区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生产力水平比较高,是国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中心,魏国的国力是最强的,在各方面都占居主动和主导的地位。孙权在以后占据江东的过程中,总是处于守势。再加上孙权内部的争斗,主战派也不占据上风,而主和派和保守派占据了主动的地位。

虽然吴蜀联盟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但是双方的联盟是很不牢靠的。由于关羽大意失荆州,导致了荆州地区被东吴攻占,致使双方联盟就此破裂。这让诸葛亮很痛心,很遗憾,但是也没有办法。刘备在益州成立蜀国之后,关羽丢失荆州,兵败被杀。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集合70万军队,大举进攻江东。最终在夷陵被陆逊打败,死在白帝城。后来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恩情,六出祁山,屡次北伐。但是面对地大物博,物资供应充足,国力雄厚,军队战斗力强悍的魏国。同时也由于蜀国国力空虚,物资储备缺乏,道路崎岖,交通不便,军队人员不足等原因。也是屡次无功而返,最后命丧五丈原,让人十分的惋惜。

其实在现代战争中也是一样,如果采取战略进攻的一方,只有在物资装备上,军队人员上,以及各项保障上都占有比较大的优势后,才能进行战略进攻。这样才能有比较大的把握,取得战争的胜利。而诸葛亮在各方面条件都不如魏国的情况下,却逆势而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诸葛亮不这样做,也会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被发展越来越强盛的魏国灭掉。不如现在主动出击。所以诸葛亮在蜀国建国以后,屡次进行北伐。但是面对魏国的严防死守,再加上遇上了司马懿这样一个强劲的对手,双方综合实力的比拼都和魏国差距太远。再加上道路的崎岖,交通不便等原因,诸葛亮在战争资源的各个方面都占据下风。最终屡次北伐,无功而返。失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整个三国时期,孙权镇守江东,占据地利之宜,以防守反击为主。但是后来吴国的发展越来越弱,内部的争斗也越来越激烈。蜀国也是一样,是三国之中势力最弱的一方。内部也有许多的矛盾。即使双方联合起来,也不是魏国的对手。何况双方又产生了分裂。自从孙权夺取了荆州以后,吴蜀联盟实际上已经破裂了。后续虽然双方也有联合,但是双方并没有真正的互动,只是形式而已。而占据北方的曹魏势力发展越来越强大,后来司马家族夺取了魏国的政权。在司马家族的统治下,先灭掉蜀国,再灭掉东吴,最终一统江山。

这正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一切都付笑谈中!长江后浪推前浪,尘世上一代新人换旧人!

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邮箱:599385753@qq.com。

精选图文

5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