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网 >娱乐 > 娱乐趣闻 > 导演 > 为何有人说中国导演很少碰明朝戏?

为何有人说中国导演很少碰明朝戏?

未知 时间: 浏览:0

在当代,明朝影视剧论数量其实不少,过去香港邵逸夫这样的巨头公司、大佬级导演如胡金铨、李翰祥等他们就喜欢搞明剧。只是,也许明清两朝真是生死对头,明剧一直很奇怪地和清戏呈现某种拉锯战状态,你强则我弱,此消则彼长。

 

过去,从晚清革命党人开始,对于满清,我们的舆论其实向来是恶语相向的,清宫戏也曾长期处于被压抑状态。只是,当1990年代《还珠格格》、《雍正王朝》等辫子戏适时而来以后,清宫剧才打了翻身仗,从此席卷天下,蔚然成风并占据电视屏幕半壁江山。而明朝戏的命运,则相应地,在近十年来也不再吃香,声光黯淡起来。

按理说, 拍历史剧,汉唐宋元什么的时间未免太远,观众不免隔膜,而明离我们不过几百年,也可称最具戏剧性的一代朝代,有太多好故事可渲染,搬上屏幕的概率应该要比清代的多吧,何至于会“满屏都是辫子戏”?这个至少表面上费解的现况,这些年其实也引发了公众不少疑虑,以至于主持电视台者多是北方遗老遗少的“阴谋论”都开始甚嚣尘上了。

要我的理解,中国导演很少碰明朝戏,核心在于主题、受众、过审、技术四大层面都不好搞定吧。

主题思想上,明朝剧可能是历朝剧中最不好描写的。虽然噱头可以做足,但是整体太暗黑、太戾气、太压抑、太负面,价值、审美与娱乐取向都不好琢磨。在中国,影视这东西,虽然是娱乐大众的软商品,但是你的思想导向不能像美剧《纸牌屋》、《绝命毒师》那样搞。

 

有明一代的历史记载,是不是清人抹黑先暂且不谈,至少我们就事论事,现在留给后世的材料就是非常黑暗的。文盲开国,二代篡位,残杀嗜酷,奸臣当道,忠良难存,宦官势大,厂卫遍地,土地兼并,总之是君不君臣不臣的,连带着诸如《金瓶梅》等记录下的国民都好像心理不大健康。明朝似乎没有一个完美的皇帝,大臣有担当的几乎不是被腰斩就是被掘尸,不是四处流亡就是不得好死。近三百年的历史,戾气太重,流血太多,这剧本根本就不好写,这题材完全就不好拍。说白了,不适宜如今太平时代的社会风气导向。

所以,我们看这些年的明朝剧,基本都是避重就轻:要么像《郑和下西洋》、《万历首铺张居正》等剧一样集中在前期,轻描淡写一些臣德帝功;要么像《秋香怒点唐伯虎》、《正德演义》、《上错花轿嫁对郎》等剧一样,完全拿“偶像剧”的套路处理,狗血到只不过借穿了几件明代服装而已,剧情早已和明朝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总之,明朝是个很压抑的年代,各种阴谋阳谋、砍砍杀杀的,不要太厉害,不仅电视前的观众不宜,甚至都有损编剧身心健康。这类剧,如实反映根本不轻松,若徒具衣冠则又不如搞搞其它讨喜的朝代剧。从导演到编剧,都不愿去碰,也是自然的逻辑。

还有,就是明剧的观众缘大体不佳问题。要知道,拍古装电视剧耗费巨大,不是导演自嗨就可以,它的考虑中心是受众接不接受。拍了没几个人看,哪个人傻钱多的老板给你投资,自己抱回家去祭天地敬祖宗么?

 

进入2000年以来,中国电视剧的受众,基本为我娘这样的家庭主妇、我妹这般的女青年所包揽。而商业规则掌控一切,所有影视制作考量的重心不是艺术判断,而是收视率数据在裁决。女性观众看剧,多半就是图个轻松热闹,甚至单纯喜欢看一张小鲜肉的脸。明朝一代虽然离奇,但什么香艳动人的感情之类,本质上缺少这类元素;况且一般观众,经受辫子戏这么多年的洗礼,早已熟悉那些情节,对明史也陌生的多,往往看着懵逼。仅仅为讨好受众,导演也不敢轻易去尝试明剧。

明代历史,基本上,前期残酷,中后期混乱,多是有关政治、权力、军事、家国的演绎,通常都很揪心,尽是国仇家恨的什么的,太严肃、悲怆的东西一般观众没有兴趣。 像《大明王朝1566》是认真了,也备受好评,但是这样的主题太严肃,实际上论受众还是小众,除了对历史政治感兴趣的,基本没人回去看。还是《戏说乾隆》、《还珠格格》、《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延禧攻略》好,打情骂俏,嬉笑怒骂。

眼下的观众,包括我本人在内,生活太累,懒得自寻烦恼,有病才花钱费时间去买堵心,什么“不割地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有谁care嘛!大家就喜欢胡扯狗血的剧情,有时就是冲着去看帅哥美女的,明剧动不动一帮苦情老男人整天家国天下的,确实不感冒呀!

还次,就是明剧的不易过审问题。自五四起,中国文人就喜欢借明朝说今日事。明剧因为其历史的特殊性,分寸感的拿捏就是个天人感应的活,一不小心就容易搞成 “影射史学”,让所有投资、努力付诸东流,自然让多数导演噤不敢前。

 

所有电视剧,即便是古装剧,你也不是拍给墓木已拱的人看的,作为创作者,他的思维和理念,必然也映射的是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

讲明朝,必难脱离这几个历史要征的描述:要么就是整个王朝官员内部斗争极剧,连东林党人都不是什么好人,搞特权不上税不说,最后还弄的国家破产;要么是一些知识分子硬气,就认死理,不懂妥协,热爱捐躯,整天和朝廷作对;要么就是皇帝老儿不管事儿,国家万年运转,还资本主义萌芽了呢;要么就是视民如仇,锦衣卫横行天下,特权不受管束 ......这些都是明代正剧所不能回避的,你要导演怎么拍,除开这些又还能排出什么东西来。你让编剧怎么编?

当然,明剧日渐稀少而清宫剧霸屏的原因,还有实际操作相对困难的自然逻辑:在如今的电视剧制作流水线,明剧比之清剧,好剧本更加稀缺、投资更加巨大,而收视率并不会见好,拍摄资源自然纷纷倾斜到清宫戏上去了。

 

如今的影视剧制作,不能说是艺术追求了,早已是标准化生产流水线的时代。传播的方式日新月异,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影视制作公司拍剧不是做公益,而是图利。他们自然更趋向于选择更快速省时、成本回收预期更好、制作更方便的时代剧类型开发制作。而今,因为清宫剧的成功经验,还有大量拍摄,无论剧本、表演、服装、画面等等各方面,都是最便利的,明剧则还缺乏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像胡金铨那样史诗一般的明朝影视作品,是再难期待了。

明也好,清也罢,朝代本身,没有好坏的区别;可利益获取者,会合力暗中推动谁隐谁现。总之,讨上欢心者先吃肉,得利者得天下,这是永恒的真理。明剧的命运也一样。可以说,它的由盛转衰,也有太多我们看不到的规则在运行吧。

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邮箱:599385753@qq.com。

精选图文

5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