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网 >文学 > 原创专区 > 为什么人家能练出“技能”,而你练来练去还是“动作”?

为什么人家能练出“技能”,而你练来练去还是“动作”?

未知 时间: 浏览:0

为什么人家能练出“技能”,而你练来练去还是“动作”?

人神共奋 • 48分钟前 • 技能GET为什么模仿不是好的学习方法?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达到最大的技能提升?

 

为什么人家能练出“技能”,而你练来练去还是“动作”?

 

1、为什么模仿不是好的学习方法?

“你无法通过单纯模仿获得任何复杂的技能”,美国行为研究和科学技术研究所 (American Institute for Behavioral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的资深研究心理学家Robert Epstein在讲解大脑的学习行为时,设计过一个经典的课堂练习,解释前面的结论。

他让一个非美术专业的学生,根据印象画出一美元纸币的正面,要求尽可能的详细。完成之后,他拿出一美元纸币,让这个学生照着再画一遍,然后把两幅画放在一起比较:

即使这位同学已经见过这张钞票几千次了,可他仍然记不住大部分细节,甚至连结构都搞错了。但别笑人家,换成你也好不到哪儿去。

有人说,那是我不知道要画一美元。这个理由也不成立,即使先让你观察这一美元的钞票,你也画不到下面那张的详细度。

我们总是把自己的大脑想像成计算机的硬盘,认为我们看过的事情,就像拍的视频资料一样存储在某个地方。回忆,就是把这段资料给“调取”出来。

不对!Robert Epstein教授说,大脑里根本没有这么个地方存储记忆,大脑是如何记住东西的,没有人知道!

相比机器,人类更擅长辨识,而不是回忆。我们之前“看”纸币的目的,不是为了记忆,而是辨识,辨识纸币和其他东西的区别,辨识一美元和一百美元的区别。一般情况下,我们绝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辨识而不是记忆上。一个人,我们只要看过几次,就能在十几个陌生人中把他找出来,但却没有能力把记忆“再现”出来。

只有经过了“速写”培训的人,在观察这一美元时,才能跳出“辨识”的限制,一美元不再是一个完整的画面,而被“积木化”,分解为各种基本的几何型体、明暗度和组建方法。

学生时代的经验是,想学会一样技能就要一遍遍的反复练习,但这个经验不一定正确,熟不一定能生巧。一个练球的人,如果没有专业教练指导,只是自己不断地模仿别人的打球方式,他的水平在进步到一定阶段后,不管怎么练,都会停止不前。

李笑来举过一个例子,部落里的猎手学习射箭,射箭专家做什么动作,新手也跟着做,这个专家每次射箭都要扭脖子看大家的动作,新手也跟着练习扭脖子这个动作,然后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如果不知道该重复什么,重复就只是在浪费时间,在工作中更是如此。大部分新人总是稍加培训就直接进入工作,他们只能全程模仿前辈们的行为,导致需要重复练习的部分没有足够的练习量,却把有限的意志力,消耗在不需要重复练习的部分。

在画钞票的例子中,速写培训首先会教你怎么更专业地“看”东西——有意识地把“辨识”任务和“再现”任务分开,然后把“再现”的几个基本动作进行反复练习,最后才能形成一项新的技能——速写。

 

为什么人家能练出“技能”,而你练来练去还是“动作”?

 

现在,心理学家给了这种学习方式一个名字——刻意练习。刻意练习不是重复练习,第一步就要解决“练什么”的问题。

2、什么需要练习?什么不需要练习?

前几天看到一个“骗子行骗反被骗”的报道:骗子让接电话的人往银行卡里打钱,被识破后,对方利用这个骗术,反而成功地让骗子自己先往卡里打了一笔钱。

电影里,行骗者都是高智商犯罪,善于抓住人性的弱点,且演技高超。可是,“诈骗剧本”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对骗子智商的要求,只要是个看得懂字的人,稍微培训就能立刻上岗。

诈骗剧本就是把行骗过程“傻瓜化”,编成固定的情景剧本,不管是“法院传票”还是“重金求子”,核心部分都会详细列举出被骗人在遭遇到突发事件时,所有可能产生的话语反应,再针对每一种反应安排相应话术,包括语气停顿,都有明确标注。

“诈骗剧本”对人的要求降低了,对培训的要求就提高了。骗子想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话术,并配合适当的语气,还要求不生硬有所变通,一定是经过了反复的练习。

 

为什么人家能练出“技能”,而你练来练去还是“动作”?

 

不难发现,这就是一种“刻意练习”。但问题是,骗子为什么还会反被骗呢?

这只能说明一件事:“刻意练习”只是把自己变成诈骗策略的执行机器,骗术再熟练,骗子也不会变得更聪明,不会理解对方此时的心理状态,更不了解这些话术为什么能突破对方心理防线,也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一旦受骗方 “不按套路出牌”,反过来利用骗子急于求成的心理,实施反诈骗时,骗子未必能察觉。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刻意练习”更适合那些需要“行动——输出”的学习,而对那些“认知——输入”为主的学习,效果有限。

《Psychological Science》04年的一篇文章分析了刻意练习在不同领域的作用,在棋牌和音乐等强调“输出”的领域,刻意练习时间对个人成绩的影响系数是21-26%,但在教育这个以“认知”为主的领域,仅为4%。

这个结果有点反常识啊,难道我们上学做的那些试卷,都不算是“刻意练习”?

恐怕真的如此,日常的学校教育,很少有“输出”,也就没有“刻意练习”。前面说了,刻意练习是为了形成下意识的动作,这也导致了另一个结果:学校里学的那些缺乏实践的知识,都注定会被遗忘。

想要学的东西不忘掉,就要把“知识技能化”,就要练“输出”。

那么,如何把工作中需要“行动——输出”的部分找出来呢?

3、如何定义任务?如何分解技能?

想要知道“练什么”,第一步的方法就是:定义任务,分解技能。

以电话诈骗为例:

定义任务:整个诈骗过程中,最需要练习的部分是“对受骗人各种反应的快速回应”;不需要练习的是受害者心理分析(以那些骗子的文化程度,讲了也未必懂)等等知识性内容。

分解技能:话术的背诵、各种身份的语气模仿、语速的控制、危险号的处理……

如果我们掌握了“定义任务,分解技能”的方法,我们会发现,原来很多被认为是不可练习的工作,都可以“分解”出可反复练习的部分,这个部分常常有如下特征:

有输出的、有行动的行为(排除了看段子看新闻这些纯输入的行为)

需要反复行动(排除了文案去画图、导演做群众演员这种偶尔的玩票行为)

一系列行为形成的复杂技能(排除了上班打卡这个动作)

有反馈,可评估(排除了预测世界日这类神奇的技能)

以写作为例,中国传统的写作理论中,作家是靠灵感,靠体验生活,都是不可重复,不可捉摸的东西。最近十几年,国外的很多编剧写作方法被引进国内,大家才意识到,只要通过一定程度的科学训练,很多人都可以成为作家。

比如写人。作家的第一部作品往往取自真实生活经历,但写多了,库存告急,就要学习“把不同的人物特征拼贴在一起”的写作技巧,这就是从“写作”这样的大工程中分解出的,可以反复练习的部分。

举几条写人练习的例子:

列举出这个人的嗜好,不少于三件,要求在爱、欲望、仇恨、金钱、名誉、权力、智慧这七个最吸引读者的主题中寻找。

列举出这个人的“敌人”,不少于三人,既要有真正的竞争对手、也要有好心办坏事的家人、还要有无意中搅局的路人甲。

职业特征,不少于三种:一种是非常有职业特征的行为,一种是引起冲突的行为,一种是带着悬疑特征的行为。

把这个人所有想做的事列一张清单

人物背景……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作家整理大脑中的素材,快速创造出一个新的戏剧形象。反复运用这些方法,就变成“刻意练习”,把写作方法变成下意识的写作技能。

这些练习也许不能让你成为莫言苏童刘震云,但足以让你在写作上有稳定的产出。

几乎所有的工作都能找到可“刻意训练”的小块:销售员要把典型的销售场景分解出来,设计话术,不断练习;项目经理要把“做执行方案”环节分解出来,练习“从计划到执行方案”的能力;设计师要把“视觉表现”的环节分解出来;工程师要把“解决方案”的环节分解出来;就算是管理者,也有“有效沟通”的能力需要反复训练。

形成特定技能,就是“刻意练习”的目的。有了目的,接下就要制定目标,这就是刻意的第二步“设定目标、设计练习”,也是“刻意练习”系列下一篇要讲的内容。

4、小结:几个重要观点

小结一下,本文的几个重要观点:

模仿不是好的学习方法:在模仿中,我们使用的是“辨识”的低阶功能;只有在刻意练习中,才能激发我们使用“再现”的高阶功能;

刻意练习会让你变得更熟练,而不是更聪明,所以“刻意练习”的部分,通常是那些需要“反复行动——输出”的部分,而不是“认知——输入”部分;

定义任务就是找到可“刻意练习”的部分,标准是:行动性、反复性、复杂性和可评估性。

找出可以“刻意练习”的部分后,还要分解出相应的技能。

总结完干货部分,最后还要再开个脑洞。

5、刻意练习的终极意义

今天研究学习方法的科学家,最大的困惑在于:我们并不知道大脑是如何工作的。

比如前面提出,我们在“记住”一美元时,大脑并没有一个存储的动作,那我们到底是如何学习一门技能的呢?

长期坚持长跑者的心脏,运动时,心肌收缩力强,供氧能力强;安静时,心率低,稳定性强。就是说,刻意练习可以把人体改造得更适合某项技能。

Robert Epstein教授有一个有趣的观点,反复的练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记忆动作”,而是为了改造大脑。动作变成技能,并不是大脑存储了更多动作的记忆,而是大脑本身的机能发生了改变——柯洁改造出一个更适合下围棋的大脑,郎朗改造出一个更适合弹钢琴的大脑。

《刻意练习》一书中,也记载了很多案例,最经典的就是伦敦出租车司机因为长期记忆伦敦复杂的交通路线和地理位置,大脑中负责记忆的海马体比正常人大,也比开出租车之前大。

这个理论也解析了为什么弹钢琴越早,成为钢琴家的可能性越高,因为年龄越小,大脑越容易改造。

 

为什么人家能练出“技能”,而你练来练去还是“动作”?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常常强调一个观点,不要试图改变性格,而是要找到自己性格的积极面。今天,我希望通过“刻意练习“给大家另一个看待自己的角度——

也许我们无法改变性格,但很可能,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大脑。

这也许就是刻意练习的终极意义。

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邮箱:599385753@qq.com。

精选图文

5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