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网!索引世间趣事!

您当前位置:人物 > 历史人物 >

塞尔玛·拉格洛夫

塞尔玛·拉格洛夫简介

  • 出生日期:1858年11月20日
  • 出生地瑞典去世日期:1940年3月16日
  • 国籍:瑞典
  • 性别:女
  • 最新人物
    • 梵蒂冈教皇

      梵蒂冈教皇

    • 坦普尔伯爵

      坦普尔伯爵

    • 清虚子

      清虚子

    • 鲍恂

      鲍恂

    • 佛驮跋陀罗

      佛驮跋陀罗

    • 李通玄

      李通玄

    猜你喜欢
    • 赵惠文王

      赵惠文王

    • 赵家林

      赵家林

    • 王慧

      王慧

    • 范晓萱

      范晓萱

    • 万沛鑫

      万沛鑫

    • 伊莫珍·波茨

      伊莫珍·波茨

    塞尔玛·拉格洛夫介绍
    塞尔玛·拉格洛夫(1858年11月20日-1940年3月16日),又译名塞尔玛·拉格洛芙。也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这一文学奖的女性。瑞典女作家[1]。1889年第一部作品《古斯泰·贝林的故事》,1909年因为“由于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饶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是瑞典第一位得到这一荣誉的作家,代表作品有《假基督的奇迹》《一座贵族庄园的传说》《孔阿海拉皇后》《耶撒冷》等。1940年3月16日清晨因脑溢血去世,享年82岁。

    塞尔玛·拉格洛夫相关人物

    瑞典女作家

    大事件

    出生

    1858年11月20日

    1858年11月20日出生于瑞典中部韦姆兰省莫尔巴卡庄园。

    首作《古斯泰·贝林的故事》

    1889年

    1889年第一部作品《古斯泰·贝林的故事》以强烈的怀旧感记录了庄园传统和生活习惯,抒发了自己的恋乡情。

    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

    1909年

    1909年,瑞典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成为瑞典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是童话小说《骑鹅旅行记》。

    最后一部小说《圣诞节的故事》

    1938年

    1938年出版最后一部小说《圣诞节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劳动者的同情。

    逝世

    1940年3月16日

    1940年3月8日,不幸患脑溢血,于3月16日清晨去世,享年82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她于1858年11月20日出生于瑞典中部韦姆兰省的一个军官的小庄园——莫尔巴卡庄园,并且在那里度过了童年、青年和晚年。拉格洛芙出生后不久左脚不幸成了残废,3岁半时,两脚完全麻痹不能行动,从此以后她总是坐在椅子上听祖母、姑妈和其他许多人讲传说和故事。七岁以后麻痹的双腿经过多次治疗后能像健康人一样行走,但是走起路来脚仍然有一点儿跛。父亲酷爱文学这一特点以及热爱韦姆兰家乡风俗习惯的传统是拉格洛芙从她父亲那里获得的两项极为宝贵的遗产,对她的文学生涯起了很大的作用。

    教育经历

    1885年从斯德哥尔摩罗威尔女子师范学院毕业。

    1907年5月当选为瑞典乌普萨拉大学荣誉博士。

    工作经历

    受聘到伦茨克罗纳斯女子中学教了十年书。

    写作经历

    塞尔玛·拉格洛夫生活照

    1889年第一部作品《古斯泰·贝林的故事》以强烈的怀旧感记录了庄园传统和生活习惯,抒发了自己的恋乡情。1891年,第一部文学作品《戈斯泰·贝林的故事》出版,这部以19世纪20年代一位年轻的牧师的遭遇为主要情节的小说立刻成为了畅销书。使塞尔玛·拉格洛夫一跃成为瑞典的著名小说家。

    1894年出版《无形的锁链》获得空前成功,这极大地鼓舞了创作热情,辞掉教员工作,走上了专心从事写作的职业作家之路。这一时期主要作品还有《假基督的故事》,故事集《古代斯堪的纳维亚神话集》和以巴勒斯坦的瑞典移民的生活为题材的史诗小说《耶路撒冷》,后一部作品被认为是她艺术才华发展到完美的表现。

    1894、1899、1901又出版四本短篇小说集,出版长篇游记《假基督的奇迹》《一座贵族庄园的传说》《孔阿海拉皇后》《耶路撒冷》。据《基督传说》而进行的传说创作《在拿撒勒》《红胸脯的鸟》,和用民间口头传说形式创作的《阿尔纳先生的钱》,是优秀的儿童文学读物。

    1902年,受瑞典国家教师联盟委托为孩子们编写一部以故事的形式来介绍地理学,生物学和民俗学等知识的教科书。4年后《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出版了。

    1906至1907年《骑鹅旅行记》被作为历史、地理教科书出版。这部童话巨著使她成为蜚声世界的文豪,赢得了与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齐名的声誉。

    一面辛勤地经营庄园,一面积极创作,接下来的日子相继出版了长篇小说《利尔耶克鲁纳之家》《车夫》《普初加里的皇帝》《被开除教籍的人》,回忆录《莫尔巴卡》和《罗文舍尔德》三部曲。

    即使到了晚年,仍然孜孜不倦地创作着,出版了回忆录《一个孩子的回忆》和《日记》。

    出版的最后一部作品是《秋天》。

    1938年出版最后一部小说《圣诞节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劳动者的同情。

    晚年,她为和平、团结及各种人道主义要求而发表许多热情讲话的同时,完成了小说三部曲,其中以第二部《沙劳德·罗文舍尔德》为最出色。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父亲是位陆军中尉

    健康状况

    1940年3月8日,不幸患脑溢血,于3月16日清晨去世,享年82岁。

    其他作品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阿尔纳先生的钱》

    《一座贵族园的传说》

    《无形的锁链》

    《利尔耶克鲁纳之家》

    《车夫》

    《普初加里的皇帝》

    《被开除教籍的人》

    《假基督的奇迹》

    《一座贵族庄园的传说》

    《孔阿海拉皇后》

    《耶路撒冷》

    《婚变》

    创作特点

    除了父亲以外,祖母和姑妈对拉格洛芙的成长也有很大影响。她们两人心中装着讲不完的韦姆兰民间传说和故事,尤其是祖母,讲起故事来语调感人,表情丰富,孩子们喜欢围着她,从早到晚听她讲故事。

    那些瑞典和北欧的诗人、作家以及韦姆兰地方的民间传说和故事极大地影响了拉格洛芙艺术的早期阶段。

    获得荣誉

    奖项名称

    获奖时间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09年

    个人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1914年

    当选为瑞典学院院士

    挪威、芬兰、比利时和法国等国家还把本国最高勋章授予她

    被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的第一位女院士

    人物思想

    难以应付

    拉格洛芙认为,接受诺贝尔奖,是“一件难以应付的事情”,因为此前她一直在老家韦姆兰特过着独居隐遁的生活,对熙攘纷繁的公众生活已倍感生疏,现由于获奖、又要在大庭广众面前抛头露面,应对许许多多的人事,因而有些不大自在,但当她转而想到她的兄弟姐妹和年迈的母亲那一张张笑逐颜开的面庞时,她又“溢满了喜悦之情”。接下来她想到已不在人世的父亲,想到不能将这喜讯告诉酷爱文学的父亲,她又黯然神伤,深以为憾。

    拜见父亲

    托尔斯泰

    倘若只是表达这么点意思,那拉格洛芙的演说也就毫不足奇了。然而拉格洛芙思绪一转,马上乘坐梦想的列车,凌空蹈虚,前往天国,去拜见父亲。她看见父亲“像往日一样坐在前廊的摇椅里,读着弗列奥夫的《英雄传奇》”。于是拉格洛芙便向父亲倾诉衷肠,说自己欠了一大笔债,不知该如何偿还。其父惊异。拉格洛芙连忙向父亲解释,说自己所欠的债务并非金钱,而是欠祖先和前辈们的,因为老人们给她讲了无数童话和英雄传奇故事,流浪艺人唱歌谣,演滑稽戏给过她营养,修士修女们给她讲述过许多动人故事,朝圣的农民们的伟大行动使她蒙受很重的恩惠,面对先辈给她的这些无比厚重的礼物,她不知该怎样才能回报。父亲听懂女儿所欠是种精神债务,就放心了。不料拉格洛芙并未说完,她又说还欠整个大自然的,因为飞禽走兽、花草树木,它们无一不把自己的奥秘告诉了我。

    拉格洛芙为什么要跑到天国去找父亲求援呢?因为她觉得这世上没有一个人知道怎样才能还清这笔债,只有见多识广、身在天国的父亲才能指点和帮助自己。其父听后就安慰她:“别担心,孩子,你的麻烦问题是有办法解决的。”可拉格洛芙并未释然,她又列举出更多的债主,说自己还欠教她写字的人,欠那些写散文、韵文的好手,欠挪威、瑞典、俄罗斯等一切新老作家的巨债,因为自己曾受惠于他们的恩泽,偷用了他们的不少东西。“他们都激励了我的生动的幻想力,催动我去竞争,终于使我的梦想变成了现实,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接着拉格洛芙开始埋怨父亲,觉得他还是不了解还清这笔债对自己“有多大的困难”。

    这重重的疑问和一个个的难题使其父无法对答,陷入沉思。突然他猛醒了,揩着幸福的泪花,举拳捶着摇椅扶手大喊:“无论天上人间,如果有人会为了这种无人能解的麻烦事大伤脑筋,那可真是个大傻瓜。你得了诺贝尔奖却忧心忡忡,我却高兴得什么也顾不上了。”至此,拉格洛芙的问题算是有了个初步的解答,她诚挚地表示,

    “在我没有找到更好的答案之前,我只能请你们与我一起(指在场的所有人),先敬瑞典文学院一杯!”

    这就是拉格洛芙面对国王、评委会、各路英豪和世界名流的演讲梗概,是她充满激情和奇思异想的心迹吐露。我所以不避繁琐地转述、引证了那么多,实在是觉得这演讲别出心裁、深蕴哲理,是篇不可不读的奇文。

    经受考验

    作家

    许多荣获诺贝尔奖的作家都经受住了这种考验,他们不愧为文坛精英、人中楷模。如法国作家杜·加尔在获奖演说时就深情地谈到托尔斯泰给予自己的决定性影响,美国获奖戏剧家尤金·奥尼尔也说自己的灵感是源于近代最伟大、最天才的剧作家斯特林堡,丹麦作家延森在获奖时说自己是欧伦施拉格的私塾弟子,法国作家纪德则表示,他之获奖是由于另一位杰出人士保尔·瓦勒里不久前去世,才使自己站到了这个本属于瓦勒里的位置上,而自己对他的天才总是心悦诚服地甘拜下风,他们皆具有谦逊、明智、坦诚的品格。但拉格洛夫的表现尤为令人钦佩,她高人一筹的地方在于,她不仅没有丝毫狂傲,没有志得意满的自持,反而像个惴惴不安的小女孩,面对巨大的荣誉,一下子就将自己心中的忧虑——巨大的欠债感,永远也无法偿还的债务,不加掩饰地合盘端出。仅从这一席情真意切披肝沥胆的话语,就可看出拉格洛夫善良的心性、过人的才气和崇高的情怀。

    拉格洛夫所欠是种什么样的债务呢?在许多人看来,她恐怕是谁也不欠的,因为她从未向谁借过债,所以也不必归还任何人。但拉格洛夫言之凿凿,同样是有理有据一点也不虚妄。因为她之所欠,是一种永远也说不清,永远也还不完的心灵债务、情感债务、知识债务和养育债务。多读几遍拉格洛夫这充满欠疚、深怀负债感的奇文,实有助于我们好好思索一番做人为文的道理,有助于每一个人更清醒地对待荣誉,更明智地认识自我。

    “金榜题名时”,原是人生最荣耀的时刻。一个成功者处在人生峰巅时怎样看待自己取得的成就,怎样对待荣誉,怎样恰当地总结过去面对未来,这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浅薄者或许会让胜利冲昏头脑,狂妄者难免会得意忘形,就是头脑清醒者也很难再保持冷静,唯有那些真正淡泊名利、胸怀博大的人才能不惊不躁、不骄不狂,从容应对,如处平常。

    社会活动

    尼尔斯骑鹅历险记》也给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使她有能力买回童年时代住过的莫尔巴卡庄园。从1915年起到她去世,她一直居住在这座庄园里。

    二战爆发后,把自己的诺贝尔奖章送给芬兰政府,为后者筹钱进行苏芬战争。芬兰政府非常感动,但把奖章归还了她。

    后世纪念

    1991年开始,她的肖像出现在瑞典货币20克朗钞票上。

    参考资料

    [1] 塞尔玛·拉格洛夫 · 猫眼电影[引用日期2020-11-06]

    [2] 巴掌大的事 · 今日头条[引用日期2021-4-24]

    [3] 盘点|有14位女性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今年会诞生第15位吗 · 今日头条[引用日期2021-4-24]

    [4] 从童话故事到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全新译本首发 · 今日头条[引用日期2021-4-24]

    相关合集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108个词条2.2w阅读

    苏利·普吕多姆

    作家,代表作《破裂的花瓶》

    特奥多尔·蒙森

    原德意志帝国国会议员

    比昂斯滕·比昂松

    比昂斯滕·比昂松(Bjoumlrnst jerne Martinus Bjornson,1832~1910)挪威戏剧家、诗人、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剧作《皇帝》、《挑战的手套》,诗集《诗与歌》等。1903年作品《挑战的手套》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他以诗人鲜活的灵感和难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写得雍容、华丽而又缤纷”。

    查看更多

    诺贝尔奖女性得主

    46个词条2608阅读

    居里夫人

    理学家及化学家

    贝尔塔·冯·苏特纳

    贝尔塔·冯·苏特纳男爵夫人(Bertha Von Suttner,1843.6.9-1914.6.21),奥地利女作家,贵族出身。生于布拉格,逝世于维也纳。 1905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她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女性,一位激进的和平主义者,一位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战士。

    塞尔玛·拉格洛夫

    瑞典女作家

    查看更多

    诺贝尔文学奖女性得主

    16个词条409阅读

    塞尔玛·拉格洛夫

    瑞典女作家

    格拉齐亚·黛莱达

    意大利自然主义流派作家

    西格里德·温塞特

    挪威女小说家

    查看更多

    塞尔玛·拉格洛夫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4 趣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5103338号-3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趣闻网娱乐门户:一直以来坚持文明办网,传播健康、娱乐、感知照片!每一套作品都经过我们专业编辑的精挑细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