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网!索引世间趣事!

您当前位置:人物 > 历史人物 >

卢那察尔斯基

卢那察尔斯基简介

  • 出生日期:1875年
  • 去世日期:1933年
  • 国籍苏联性别:男
  • 外文名:Lunacharsky
  • 最新人物
    • 梵蒂冈教皇

      梵蒂冈教皇

    • 坦普尔伯爵

      坦普尔伯爵

    • 清虚子

      清虚子

    • 鲍恂

      鲍恂

    • 佛驮跋陀罗

      佛驮跋陀罗

    • 李通玄

      李通玄

    猜你喜欢
    • 黄智贤

      黄智贤

    • 郭姝彤

      郭姝彤

    • 甘婷婷

      甘婷婷

    • 东靖川

      东靖川

    • 韦唯

      韦唯

    • 金钟仁

      金钟仁

    卢那察尔斯基介绍
    苏联美学家,1875年生于沙俄官员之家,早年受普列汉诺夫影响,参加社会民主工党,后转向布尔什维克一边,十月革命后出任教育部长十多年,在苏联早期的文化管理和意识形态控制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930年任驻国际联盟代表,1933年去世,葬于场。

    卢那察尔斯基相关人物

    原苏联科学院院士

    简介

    阿纳托利·瓦西里耶维奇·卢那察尔斯基Анатoлий Васильевич Луначарский,(1875~1933),苏联文学家、教育家、美学家、哲学家和政治活动家。

    卢那察尔斯基

    于1875年11月23日出生在乌克兰一个开明的沙皇高级官员家庭。1895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同年进入瑞士苏黎世大学学习,与普列汉诺夫关系密切。1898年回莫斯科从事政治活动。1899年被捕,在狱中和流放地度过了约6年的时光。1904年赴日内瓦,任《前进报》、《无产者报》和《新生活报》编辑。俄国第一次革命失败后,背离马克思主义,在政治上成为召回派,在哲学上宣扬马赫主义,曾受到列宁的批评。1909年参加波格丹诺夫组织的《前进报》派。一起宣扬过经验批判主义,并企图建立一种“社会主义新宗教”。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理查德·阿芬那留斯、安·卢那察尔斯基对纯粹经验批判的通俗叙述》、《宗教和社会主义》。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对他进行了严肃的批评。1912年完全退出《前进报》派,重新为布尔什维克报刊撰稿,并成立无产阶级文学团体。一战时持国际主义立场。1917年参加区联社,后随该社一起加入布尔什维克党。十月革命后任教育人民委员。

    1918年1月5日(俄历1917年12月23日),他起草的关于推广新拼写法的命令刊登在苏维埃人民委员会的机关报刊《工农临时政府报》(«Газета Временнаго Рабочаго и Крестьянскаго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а»),宣布自1918年1月13日(俄历1918年1月1日)起所有政令和政府出版物、报刊杂志等都要以新的拼写法编印发行。政令实施后第一份按照新拼写法拼写单词的出版物是《工农临时政府报》。这份报刊严格按照新拼写法拼写每个单词,尤其是字母ъ只用于音节划分而不再出现在词尾。然而,某些报刊对这个政令执行得更加“彻底”,比如中央执行委员会的《消息报》、苏共机关报《真理报》,里面一个字母ъ都没有;而一旦需要音节划分,就使用撇号代替ъ,类似于乌克兰语。在他担任教育人民委员期间,以自由主义态度和温和方针著称于世。他极力主张捍卫无功利的真理,捍卫理智的独立性,并驳斥了把正义和真理隶属于革命的阶级斗争的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他曾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整顿科研机构,建立工农知识分子队伍,引导老知识分子为新政权服务,与西方许多著名作家密切联系,积极推动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美术和出版事业的发展,并亲自在高等院校讲课。他提倡文艺创作多样化,主张文艺界各种流派争鸣竞艳,支持一切有益的探索和创新,主张对待文艺家采取宽容态度。他的著作很多,涉及哲学、历史、教育、科学、宗教、外交和建筑等领域,但其中以文艺论著所占的比重更大。其代表作有《文艺学、评论和美学著作八卷》。

    随着1920年后期斯大林权力的巩固,卢纳察尔斯基在苏联政府中失去地位,1929年起任联共(布)中执委会学术委员会主席。1930年任苏联科学院院士,被任派为苏联驻国际联盟代表,1933年任驻西班牙大使。同年12月26日于赴任途中在法国病逝。卢纳察尔斯基逝世后,他的骨灰坛被送回莫斯科并安葬于克里姆林宫红场。

    美学思想

    卢那察尔斯基继承了г.В.普列汉诺夫强调从社会存在出发去分析美与艺术的思想,纠正了普列汉诺夫的某些偏颇,对艺术的审美特征有细腻精辟的分析,特别对无产阶级文艺的创造问题给予了极大的注意。他的美学思想不如普列汉诺夫那样系统和具有理论的概括性,但有敏锐的时代感,也更富于战斗性。

    卢那察尔斯基美学思想的发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时期。十月革命前,他虽然信仰马克思主义,投身俄国革命,但受R.阿芬那留斯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误以为经验批判主义是通往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好的阶梯。在他的早期美学思想的代表作《实证美学概论》一书中,力图用马赫主义、经验批判主义来改造L.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的现实主义美学。他用生理特征和机体能力来论证审美情感和艺术活动,认为视觉和听觉的审美评价取决于机体具有的能量,而艺术的任务则在于把生活加以集中、浓缩,使人们在神经不紧张的情况下,能够体验到更多的东西,消耗一定数量的感受能力,能获得比日常生活丰富得多的感受。他断言:美学是“一门关于评价的科学”,而真、善、美的评价只有在人追求和谐美好生活的生物本能的基础上才能达到统一,因此美学便成了“生物学最重要的部门之一”。尽管这本书在根本理论上有着重大错误,但却提出了一些有积极意义的观点,如主张美与生命发展的统一、真善美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等等。卢那察尔斯基在分析美的本质和形态时有一些富于创造性的观察和说明。他在这一时期的一系列论著和文艺评论中,往往突破实证美学的抽象原则,对各种文艺现象进行社会历史的、阶级的分析,提出与无产阶级现实斗争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文艺的任务。他强调,任何生动的、真正美的艺术在本质上是战斗的,指出无产阶级正在成长起来,已经开始认识到艺术的价值,而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批评的任务就在于向工人群众评价一切优秀的艺术珍品。在《社会民主主义艺术创作的任务》(1907)一文中,他论证了艺术家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密切联系的必要性,阐述了无产阶级艺术的特征,既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和悲观厌世的颓废主义倾向,也反对排斥、歧视艺术的庸俗社会学观点。

    理论贡献

    俄国十月革命后,卢那察尔斯基在创建苏维埃文化教育事业,促进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发展繁荣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为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在苏联的传播和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主持编辑出版了第一部《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文集(1933),并作序阐述马克思主义奠基人的美学思想体系。他的《列宁和文艺学》(1932),首先系统阐发了列宁的文艺思想及其对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大发展。他强调列宁的唯物主义反映论对于美学和文艺批评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指出反映论所注意的,主要是作家对社会变动的反映,是作家对于这种或那种历史局势的客观代表性。他坚决抵制否定文化遗产的虚无主义思潮,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文艺遗产,把社会学的分析和美学的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写下了许多评论俄国和西欧古典文艺以及现代文艺流派的精采篇章。他热情扶植新兴的无产阶级文艺,高度评价高尔基马雅可夫斯基等人的创作,提倡文艺创作的多样化,支持一切有益的探索和创新。他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33)等论著中,论证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新型创作方法,指出这种创作方法是把现实理解为一种发展,一种在对立物的不断斗争中进行的运动,而人则是能够影响现实进程的积极力量。他十分重视戏剧、电影这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艺术形式;还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悲剧不仅能够,而且应该存在,因为悲剧性的因素在今天还没有消除;同时需要运用幽默、喜剧作为“一种极妙的潜移默化的手段”,因为“可以用笑声改造人”。

    卢那察尔斯基的美学和文艺理论遗产在国外也有广泛的影响。他的一些文艺理论著作和戏剧作品早在20年代末至30年代就由鲁迅、瞿秋白等介绍到中国,对中国文艺工作者产生过积极作用。

    卢那察尔斯基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4 趣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5103338号-3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趣闻网娱乐门户:一直以来坚持文明办网,传播健康、娱乐、感知照片!每一套作品都经过我们专业编辑的精挑细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