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网 >趣闻 > 历史趣闻 > 宋太祖 >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中,难道仅凭借一顿酒就能让将领都交出兵权吗?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中,难道仅凭借一顿酒就能让将领都交出兵权吗?

未知 时间: 浏览:0

关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在南宋著名史学家李焘所著的长篇断代编年体史书《续资治通鉴长编》留有明确的记载,也正是因为李焘的详细记叙,才使得这个故事闻名天下。

“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内容很简单,也很有故事性。宋太祖赵匡胤陈桥驿兵变后,就夺得了后周的天下,建立了宋朝。而对于当时的禁军将领石守等人,虽为亲信,仍然是放心不下。

于是,宋太祖就把石守信等一群禁军将领召集起来,一起吃顿饭、喝喝酒、聊聊天。在吃饭喝酒聊天的过程中,宋太祖就对这些禁军将领说“要不是有你们的相助,我也没有今天的地位啊!然而,自从做了皇帝之后,我也是倍感艰难,完全没有当初作节度使时快乐呀。”

石守信等将领听了宋太祖此言,赶紧问其中的原因。宋太祖回答到:“不难知道,我的这个皇帝的位置有谁不想坐呢?”石守信等将领赶紧回答到:“如今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

宋太祖就说到:“我知道你们是不会了,但是你们的手下难免贪图荣华富贵,从而把黄袍加在你们身上,到时候,就是你们不想做皇帝都不行了。”一听宋太祖此言,石守信等将领赶紧请宋太祖给他们指条明路。

宋太祖就说到:“人生啊,如白驹过隙,一生很快就过去。你们就不要带兵了,不如多聚集财富,多买些田宅,为子孙留下巨额产业;多买些歌姬,饮酒相欢,一生尽享荣华富贵。我再与你们结成亲家,君臣相安,子孙后代共享这天下荣华富贵,这样不是很好吗?”

酒会后第二天,石守信等将领纷纷称病上表宋太祖,请求解除兵权,宋太祖也愉快的答应了他们的请求,让他们到外地为官,不再掌管兵权,安享荣华富贵。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中,难道仅凭借一顿酒就能让将领都交出兵权吗?

看完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似乎看着赵匡胤罢免这些手握重兵的将领们的兵权都挺简单的,“吃吃饭,喝喝酒,聊聊天”就轻而易举的让这些禁军将领把手里的兵权乖乖的交了出来,如果从深层次来看,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像石守信等手握兵权的禁军将领,真的就凭借“吃吃饭,喝喝酒,聊聊天”,就能让他们心甘情愿的赶紧交出兵权吗?其实“吃吃饭,喝喝酒,聊聊天”仅仅只是表层现象,真正能让他们交出兵权有其背后的深层原因。以下主要分三点来简单的谈谈这个深层原因。

一、宋太祖军中威望极高

石守信等手握兵权的禁军将领之所以能够老老实实的乖乖交出兵权,很大程度上在于宋太祖赵匡胤在军中的威望太高,他们不交都不行。

宋太祖赵匡胤出生于官宦军事之家,祖父赵敬历任营、蓟、涿三州刺史,父亲赵弘殷历任护圣都指挥使、检校司徒,为后周禁军的高级将领之一。而宋太祖赵匡胤本人,更是有着卓越的军事天赋,战功显赫,深得后周世宗柴荣的器重。

954年,后周世宗柴荣继位为帝,北汉与契丹聚集了10万大军,发动了对后周的战争,史称高平之战。年仅33岁的周世宗柴荣雄才大略,御驾亲征,大败北汉军队,最终此战以后周的大获全胜而告终。

在高平之战中,当时年仅27岁的后周禁军年轻将领赵匡胤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率军大破北汉军队,深得周世宗柴荣的赏识。高平之战后,论功行赏,赵匡胤被周世宗柴荣提拔为殿前都虞候(禁军实权派高级将领,殿前司四把手),领严州刺史。

后周世宗柴荣时期,禁军主要分为殿前司、侍卫亲军司,两者为当时最强的两支中央军,其中又以殿前司旗下军队实力最强。其中殿前司最高长官依次为殿前都点检、殿前副都点检、殿前都指挥使、殿前都虞候。其中,殿前都点检为周世宗柴荣设立,为殿前司最高军事长官,官级从二品,地位在节度使之上,权力极大。

周世宗柴荣第一次征讨南唐(956年春)的战争中,赵匡胤首战就在涡口大败南唐军,斩杀南唐兵马都监何延锡。随后击败南唐节度使皇甫晖、姚凤率领号称十五万的军队,并且生擒了皇甫晖和姚凤。后又在六合东面大败南唐齐王李景达,斩杀一万多人。此次战役后,年仅29岁的赵匡胤被柴荣提拔为殿前都指挥使(禁军实权派高级将领,殿前司三把手),不久又兼任定国军节度使。

周世宗柴荣第二次征讨南唐(957年春)的战争中,赵匡胤率军攻城略地,占领寿州等地。柴荣再次提拔30岁的赵匡胤为义成军节度使、检校太保,兼任殿前都指挥使。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中,难道仅凭借一顿酒就能让将领都交出兵权吗?

959年,周世宗柴荣率军北伐,途中身染重病。率军回到都城汴京后,再次加封赵匡胤为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实际上的禁军统领,殿前司一把手)。周世宗柴荣同年病逝,其年仅7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

等到赵匡胤陈桥驿兵变后,赵匡胤率军一路进入京师汴京的时候,因为赵匡胤在禁军中威望极高,禁军中的高级将领大部分都为赵匡胤的亲信,所以其率军进京基本上没有受到有效的抵抗。

其中,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进为挂职,其本人在外地任节度使。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想要组织兵力阻止赵匡胤,还没有效的组织起来军队就被手下将领给杀掉了。

可以说,赵匡胤当时发动陈桥驿兵变,也就是实际上的后周中央军一把手了,此刻又是领兵回京夺位。赵匡胤不仅能夺得京师士兵的拥戴,而且就连后周的大臣也一边倒的倒向了赵匡胤。

因为赵匡胤本就是后周中央军的最高实权派人物,宋朝建立后,33岁的赵匡胤登基称帝,其威望、权势到达了巅峰。像石守信等手握兵权的禁军将领,名义上是赵匡胤的亲信,实质上就是赵匡胤之前的小跟班,他们在军中的威望远远不如赵匡胤,所以当赵匡胤随便一说,他们就乖乖交出兵权了。

其实吧,拥有兵权和拥有实际兵权是有很大差异的。在宋太祖赵匡胤那里,像石守信等禁军将领拥有的只是兵权,实际的兵权(军队指挥权)还在赵匡胤手里,赵匡胤威望太高了,没有赵匡胤的命令,像石守信等禁军将领能调得动禁军吗?

实际的军队调动指挥权是要以将领的威望为基础的。比如说清朝年的北洋军,清政府实际掌权者载沣虽然把袁世凯的所有大权都罢免了,但清廷能够有人能指挥的动北洋军吗?最后不还得乖乖请袁世凯出来执掌大权。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中,难道仅凭借一顿酒就能让将领都交出兵权吗?

二、宋太祖已经着手收归兵权

石守信等手握兵权的禁军将领之所以能够老老实实的乖乖交出兵权,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的大趋势就是收归兵权,加强中央集权。

宋太祖赵匡胤不仅仅是一名卓越的军事,同时其也是也没杰出的政治家。早在与亲信石守信等手握兵权的禁军将领“吃吃饭,喝喝酒,聊聊天”之前,他就已经着手去收归禁军兵权了。

早在“杯酒释兵权”前夕,宋太祖赵匡胤就已经免去了慕容延钊的殿前都点检之职,改任慕容延钊为山南东道节度使 、西南面兵马都部署。免去了韩令坤的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之职,改任成德军节度、北面缘边兵马都部署。同时宣布永远不再设立殿前都点检一职。

身为几朝老臣的慕容延钊,比赵匡胤还要大14岁。在后周时期,赵匡胤任殿前都点检时,慕容延钊任殿前副都点检,赵匡胤就一直以兄礼相待,就算是宋太祖即位后,每次派遣使者慰问他,还以兄称呼他。

像慕容延钊这样战功显赫的几朝元老,宋太祖赵匡胤罢免了他的殿前都点检一职,宣布永远不再设立殿前都点检。一方面是宋太祖赵匡胤就任皇帝之后,对殿前都点检一职非常忌惮,另一方面则显示了赵匡胤收归兵权的序幕。

等到把韩令坤改任成德军节度、北面缘边兵马都部署后,禁军中除赵匡胤外,最有威望的两位禁军将领都改派到了地方任职。赵匡胤收归兵权、进行军队改革、加强中央集权的战略目标正在有条不紊的一步步进行。

这时候的禁军主要将领已经全部都是赵匡胤的亲信了,于是水到渠成的出现“杯酒释兵权”的一幕。想必这时候的石守信等禁军将领已经早已觉察了这一趋势了,所以乖乖交出兵权就再正常不过了。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中,难道仅凭借一顿酒就能让将领都交出兵权吗?

三、将领们只能乖乖交出兵权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后,鉴于唐末以来军阀割据的状态,就已经着实开始进行军队改革,此时的“杯酒释兵权”只是其中的一个小插曲,无论结果怎么样,都不可能阻挡的了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目标。

像石守信等将军将领,无论他们是否想要交出兵权,已经容不得想与不想的问题了,而是必须要交出兵权的问题。

宋太祖赵匡胤之所以要用杯酒释兵权的模式,无非是因为石守信等将军将领,或为宋太祖的结拜兄弟,或为宋太祖的亲信,碍于情面的缘故,不好意思直接罢免他们的兵权,倒是希望他们都能够自己主动提出来,所以才采取了“吃吃饭,喝喝酒,聊聊天”的温柔方式。

其实,石守信等将军将领也都是聪明人,也都不想弄得大家都不愉快,既然手里的兵权是无论如何都必须要上交的,何不现在就按宋太祖赵匡胤的意思,早早的就上交了!

最后,也简单谈几句“杯酒释兵权”。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来看,“杯酒释兵权”绝对称得上“最顶级的政治艺术的运用”,它以一种极尽友好温柔的方式就轻松解决了位高权重的开国将领对新生政权的威胁问题。比起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大杀开国功臣将领,宋太祖走了一条与其截然相反的方式,成功论证了新皇帝与开国功臣将领是可以共享天下荣华富贵的。

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邮箱:599385753@qq.com。

精选图文

5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