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网 >趣闻 > 历史趣闻 > 中国货币史 > 钱银子 > 碎银子 > 李瓶儿 > 金瓶梅 > 银锭 > 博物馆 > 明清百姓都用大块银锭购物吗? “碎银子”有何用?

明清百姓都用大块银锭购物吗? “碎银子”有何用?

未知 时间: 浏览:0

瓶梅》第二十回有一句话:“四个唱的,李瓶儿每人都是一方销金汗巾儿、五钱银子,欢喜回家。”李瓶儿赏了四个艺人每人一方汗巾、五钱银子。

古代的银子我们都见过,哪怕是在影视剧里所呈现的,跟实物也比较接近,即元宝形状的银锭。银子都是以“两”为单位的,这“五钱”怎么理解?难道官府专门铸造了这么重的银子?

事实上,这就涉及到我们在古装影视剧中也常常听到的一个词:“碎银子”,或“散碎银两”。

明清百姓都用大块银锭购物吗?

碎银子实物。

不过,在此先澄清一下,《金瓶梅》的故事发生在北宋政和年间,那时候的人们不可能用银子买卖商品,财主也不可能拿银子奖励下人。明清时期,银子才成为市场上的流通货币,为百姓普遍接受。

银锭由官方铸造,形状、重量统一。我们在博物馆通常可以见到明朝和清朝的银锭,其重量一般有五两、十两、二十两、五十两等。

对普通百姓而言,银锭显然太大,上街买几斤肉、买一身衣服、买一石大米,根本用不了那么多。于是,就出现了碎银子。

碎银子是官方特意铸造的吗?并不是。

明清百姓都用大块银锭购物吗?

碎银子。

楼梦》第五十一回有一段:

麝月便拿了一块银子,提起戥子来问宝玉:“那是一两的星儿?”……宝玉道:“拣那大的给他一块就是了。又不作买卖,算这些做什么!”麝月听了,便放下戥子,拣了一块掂了一掂,笑道:“这一块只怕是一两了。……”那婆子站在外头台矶上,笑道:“那是五两的锭子夹了半边,这一块至少还有二两呢!这会子又没夹剪,姑收了这块,再拣一块小些的罢。”

明清百姓都用大块银锭购物吗?

明朝二十两银锭。

这一段内容包含详细的有关碎银子的历史息。首先,碎银子是由整块的银锭切割而成的。银子作为金属,质地比较柔软,比较易于切割,切割须用专门工具“夹剪”。

其次,一般人都可以将银锭切成碎银子,无须经官府同意,不像铸造铜钱那般严厉。

第三,拿碎银子买东西,都需要现场称重,称重的工具是戥子。戥子的精确度很高,可以称出一块银子几两几钱几分几厘。假如一个老汉买了一石小麦,花了六钱银子,他给了一两,商家还要切下来四钱还给他。

明清百姓都用大块银锭购物吗?

清朝五十两银锭。

第四,碎银子根据实际需要切割,形状不一、大小不一。

明清时期,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大多是碎银子和铜钱,那种一坨一坨的大块银锭,只有像买大宅子这种较大支出时才用得着。

参考资料:马良《明清时期白银货币泛化研究(16-19世纪中叶)》,彭信威《中国货币史》

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邮箱:599385753@qq.com。

精选图文

53237